大气,是一种特殊的人格魅力。
它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风范,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。
大气的人,从容大方、成熟宽厚,令人心折。
01,大气之人,对事超脱
人一生会碰到很多事情。
猝不及防的打击,始料未及的挫折,从天而降的好处,唾手可得的利益,随时发生。
事无论大小,不管好坏,都不要太在意。
切莫一见好事就喜形于色,兴奋得不得了,一遇坏事就愁眉苦脸,霜打茄子一样,焉头耷脑。
苏轼以他独特的超脱,摆脱了命运的捉弄。
从一个锐利傲慢的少年,成长为一代文豪大师。
被贬黄州,远离庙堂,仕途几乎断送,他救助弃婴、改变民俗。
被贬惠州,偏僻荒凉,他改良农具,在乡野为百姓做些实事。
被贬海南,文化沙漠,他抄书育人,为海南开一方文脉。
所谓大气,就是处世自然和谐,不急躁、不懈怠、不沉沦,当进则进,当退则退,沉住气,因势利导,才能破釜沉舟;
就是凡事思考充足,立即付诸行动,细心、从容、果断、实干。
曾国藩说,谋大事者,首重格局。
一个人大事难成,不是才华不够,机遇不到,是因为心中的格局太小,不够大气。
02,大气之人,待人和气
待人豁达大度、胸怀宽广,这是一个人具有良好修养的外在表现。
古人曰:“君子要忍人所不能忍,容人所不能容,处人所不能处。”
管仲说过:善气迎人,亲如弟兄;恶气迎人,害于戈兵。
很多时候,一个人的“脸”,就是他的风水。
脸色的“善”与“恶”,左右了人生的吉与凶。
北宋名相吕蒙正,为人厚道宽容,刚升迁副宰相,进入朝堂时,有人在帘内指着他取笑道:“这小子也能来参政啊?”
吕蒙正装作没听见,面不改色,依旧谈笑自如。
与他同行之人按捺不住脾气,想要揪出此人,却被吕蒙正制止了。
吕蒙正说:“若知道那人姓名,就会终生不忘,既然如此,还是算了。”
大气之人,有大胸怀,能容人,能谅人。
遇到破事不计较,遇见烂人不纠缠,既避免了冲突,又周全了人品;
既宽恕了他人,又放过了自己。
看似忍让,实则是在为自己的人生,平添福气和运气。
03,大气之人,光而不耀
自见者不明,自是者不彰,自伐者无功,自矜者不长。
自逞已见得知不到彰明,自以为是得不到显昭,自我夸耀建立不起功勋,自高自大不能做众人之长。
越是大气的人,越深谙这个道理。
据传,有一位北大的新生去学校报道,因为行李太重了,便请求一位校工模样的老先生帮忙看管。
那位老先生欣然答应,站在烈日下为这名后生守了两个多小时的行李。
到了开学典礼致词的时候,这名后生忽然发现,那位正在台上演讲的副校长,竟是那天帮他看管行李的“校工”。
这位校长便是季羡林先生。
季先生在北大教书和任职时,因为穿着极其朴素,常常被别人当作校工。
但他从来不会生气,更不会同人辩解,他总是笑眯眯的帮助别人,为人极其低调。
尽管拥有了“国学大师”、“学界泰斗”、“国宝”这三项桂冠,他却在书中表示:
“三顶桂冠一摘,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。身上的泡沫洗掉了,露出了真面目,皆大欢喜。”
所谓大气,不是半瓶子水晃荡的趾高气扬,而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卑;
不是与人相处时的骄矜与浮夸,而是既庄重又温和。
威而不猛,光而不耀,这是一种大成熟。
曾国藩的祖父,曾玉屏,一生没有做过官,更没有位极人臣的权力。
但在曾玉屏的家乡,邻里发生纠纷,都愿找曾玉屏调解,而曾玉屏往往说一不二,人们也都心服口服。
这种权威从何而来呢?
曾国藩说,是因为祖父做事一向端庄厚重,平日里的品格、举止,也赋予一种值得倚重的影响力。
他学到了祖父这一品质,做事稳稳当当,有条有理。
在朝廷做事,他一向分得清轻重缓急,待人接物庄重得体,领兵打仗更是慎重缜密。
思想家吕坤说:“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,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,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。”
所以有人说,做事要找靠谱的人,聪明的人只能聊聊天。
《道德经》上说: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。大气之人,做事沉着稳重,泰然自若,随时随地都保持冷静的头脑,沉着的心态。
一个大气的人,不是无原则,无气节,而是小事不挂怀,世间无大事。
胸如大海,只藏真纳善,拒绝虚假。
人生一世,草木一秋,细致做事,大气做人,是每一个人都应该追求的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