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《何谓大丈夫》

2023-05-22      都爱搜搜    换成我的     我要发布

刘朝琴
13982537566

节操是一个人政治上、道德上坚定性的表现。 

权利不能倾也,群众不能移也,天下不能荡

也,生乎由是,死乎由是,夫是之谓德操。”--我国古代把德操看得比泰山还重。

保持高尚的德操,要经得起生死的考验、各种压力的磨难和金钱、地位、美色的诱惑,要经得起顺境和逆境的磨炼。孟子说:“居天下之广居,立天下之正位,行天下之大道。得志,与民由之:不得志,独行其道。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谓大丈夫”。这句话一直成为后世仁人志士的座右铭,成为鞭策他们立节辨义的标准和方向。

“富贵不能淫”是说:“临大利而不易其义”“达

不离道”,不以富贵乱方寸之心,经受住地位、金钱、美色的考验;

“贫贱不能移”是说:“穷不失义”,“不为贫穷怠平道”“不以贫累其心”,在穷困苦难中磨炼自己的意志。

“威武不能屈”,是说威武不能挫我之志,据鼎镬(音:惑)而气不屈,临刀锯而色不挠,舍生取

义,杀身成仁。

一句话,不管顺境、逆境,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保持政治道德上的坚定性,“磨而不磷、涅(音:聂)而不缁这就是中国传统型的仁人志士一一大丈夫。

这种政治道德上的坚定性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。“垂大名于万世者,必先行之于纤微之事”“天下无现成之人才,亦无生知之卓识,大抵皆由勉强磨炼而出耳”。要保持道德的坚定性,一个是要从小节、小事做起,严格要求自己,“积善成德”:一个是要善于在各种条件下有意识地锻炼培养自己坚忍强历的精神,不苟得,不妄取,“见利思义”“闻义争为”。这样,积之既久,守之有素,就能够在富贵贫贱、取予得失、生死穷达面前作出正确的抉择,“穷不失义,达不离道”“临患忘刑,视死如归”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。

除了行为和意志的锻炼,一个人的荣辱、苦乐、美善观教育对于培养坚定的道德信仰也是非常必要的。“予尝求古仁人之心,或异二者之为,何哉?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居庙堂之高,则忧其民:处江湖之远,则忧其君。是进亦忧,退亦忧,然则何时而乐耶?”其必曰: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”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的这一段话,可谓为后人学习之典范。

——精彩评论——
快来留下你的足迹
产品链接
更多精彩
海灯法师的“本願精舍”的起名是有大学问的。

2023-05-22 15:51


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必备(人手一份)

2023-05-22 15:51


关注都爱搜搜微信公众号⬇️

评论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