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早看到三国时,还未识得几个字。七八岁的年纪,少不更事,只觉得三国讲的都是大男人的事情,无非是打打杀杀,阴谋诡计。
但却记住了“红脸的关公、黄脸的典韦、白脸的曹操、黑脸的张飞叫喳喳!”
十六七岁的光景,每天三点一线:教室、食堂、宿舍。
只记得为了应付考试,把《出师表》背了一遍又一遍,深谙诸葛亮的鞠躬尽瘁,却也鄙视那“扶不起的刘阿斗”。
三十来岁,在生活中摸爬滚打,尝遍了酸甜苦辣。整天浸泡在油盐酱醋中,洗衣做饭喂奶,眼前一地鸡毛,未来一眼望到头。压抑、焦虑、迷茫,多少个无人的夜里,反复问自己:“难道这辈子就这样了?要不要探索新的人生。”直到听到电台里的一个铿锵有力的男声,他说:三国演义塑造了两个很有才气的人物。一个是诸葛亮,另一个是周瑜。他们一个沉着冷静,“不战而屈人之兵”,一个一点就炸,“赔了夫人又折兵”。说到底,关键时刻限制一个人的,从来不是能力,而是格局和气度。
听罢我才发现,我原以为是家庭和婚姻困住了我,相反是我自己的格局和视野太小,困住了生活。想改变现状,要先改变格局,像诸葛亮一样,危难前面不改色,在困局中破局。女人要做的,是学会在兵荒马乱的生活中,保持一颗宁静的心态。在大江奔流中,始终守住心中的岁月静好。
年少不懂三国,读懂已是中年人。听到这个男人对三国风流人物的解读,我才真正懂得了三国里藏着的人生格局。